血压高≠高血压!无症状的血压异常更危险!
发布时间:2025-10-27 16:52:00
本文出处:安徽合肥东南外科医院
说到高血压,很多人都觉得: "我还年轻,血压高一点没关系~" "我的血压一直都高,没有不舒服不管它…" 上周,42岁的张先生来院体检,发现血压高达158/100mmHg。他自信地说:"我身体好得很,连感冒都很少,这点血压高不算什么。"然而进一步检查显示,他的左心室已经出现轻度肥厚——这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代偿性改变。 今天咱们就来梳理梳理血压的几个关键知识点! 血压高 (生理状态) 高血压 (疾病状态) 二、关注无症状血压异常的重要性 "没有不舒服,为什么要治疗?"这是非常危险的认知误区。 血压异常被称为 "需要留意的健康信号" 。就像前面提到的张先生,他虽然自觉健康,但血压偏高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。 血管:长期血压偏高可能影响血管内膜 心脏:心肌可能出现代偿性改变 大脑:可能增加脑血管意外风险 肾脏:可能影响肾功能 无论是预防还是改善,生活方式调整都是血压管理的基础。 ● 量化标准:每天食盐<5克(约一啤酒瓶盖) ● 实用技巧: ○ 使用限盐勺,精确控制用量 ○ 巧用醋、柠檬汁、香料替代盐分 ○ 警惕"隐形盐":酱油、咸菜、加工食品 ● 饮食模式:样化膳食结构 ● 具体做法: ○ 保证蔬菜水果摄入量 ○ 主食搭配全谷物 ○ 选择鱼、禽、豆制品等蛋白质来源 ○ 彻底戒烟,避免二手烟 ○ 男性酒精<25克/天,女性<15克/天 ○ 通过运动、冥想等方式管理压力 ○ 每周4-7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○ 每次30-45分钟 ○ 运动心率控制在(170-年龄)左右 ○ 建议家庭自备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定期测量 ○ 测量前静坐5分钟,避免咖啡、茶饮及情绪波动 ○ 早晚各测一次,做好记录 ○ 确诊后需长期规范用药 ○ 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 ○ 定期复诊,评估治疗效果 高血压管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"持久战"。通过科学认知、积极行动、医患配合,我们完全能够控制血压,保护重要器官,享受健康生活!
特征 性质 暂时性升高 持续性异常 诱因 情绪激动、疲劳、压力等 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 诊断标准 情绪激动、疲劳、压力等 非同日3次测量≥140/90mmHg 



友情链接:
地址:合肥市庐阳区阜阳北路948号
邮编:230001
咨询电话:0551-6556011